幸福杂记
一
临时要出趟远差,去理发店收拾一下头发。小区门口刚开张了一家店,装修的很豪华,迎宾的每次站在门口,笑容可掬的样子,很是招人喜欢。
走进这家店,一问价钱,分三种档次,78、48、28。我挑了最便宜的,这比我到别人家的15元理个平头已经贵多了。一个不算漂亮的女发型师为我理发,我简单讲了自己的要求,平头,中间平一点,两边略圆一点。(二十多年了,这个发型没有改变。)然后我就取下眼镜,把我的头暂时交了给她。待一个多小时以后,我极不耐烦地戴上眼镜对着镜子一看,天啦!!!把我的发型折腾得惨不忍睹。虽然没有发火,但还是要求赶紧换人……
想起了刚来苏州工作的时候,那时候住在苏州铁路机械学校附近。校门口斜对面有个不起眼的理发店,没有显眼的门面,一个面相并不和善的老伯,年纪约五十多岁,一条腿还略有残疾。平头,五元。经常看到他开着一瓶啤酒,理发的间隙,端详一下你的发型,满足地看着自己的“作品”,然后对着啤酒瓶喝上两口啤酒,继续……无需半小时,一个满意的平头发型就出来了。
去的次数多了、熟了,有的时候遇到他正在给别人理发,需要我等。刚开始还会给我递上一颗香烟,红南京、10元一包的那种;或者给我看看最近几天的报纸。
很少与他交谈,每次去理发,甚至招呼也不用打,一个眼神,洗头、落座,然后开始……每次结束,他会多喝几口啤酒,像是对自己的自我奖励。
二
有一天去公司,在小区门口拦了一辆的士,上车告知目的地后,照例从包中翻出一本《中国电梯》杂志开始看起来。却猛然觉得哪里不对,耳际传来似曾熟悉的旋律,绝对的专业的音响效果。与出租车司机一聊,才知道他是个“发烧友”,车内的音响系统被他改装过,而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歌曲,全都是他网上下载下来的。而且,他做的与别人不一样的有两个地方。第一,他不按歌手分类,而是按歌曲的风格分类;第二,他每次下载同一首歌的时候,要下载十多种甚至更多的版本,每次用来在车上播放的歌曲,都是他在一一比对以后保留下来的。
在车厢里听着他的歌,杂志上的内容对我就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。而出租车司机告诉我,经常有乘客因为他刻录的光盘而跟他索取,所以他就有些盘会多刻一些,以便乘客索取。免费的!
三
来了济南,乘着工作的空隙游览了趵突泉。在景区一个略显空旷的草地,一位年长的老爷爷拉着二胡,对面是他的约莫五六岁的孙子,站在那里唱京剧。小朋友唱的字正腔圆,老爷子拉得忘乎所以。
很是可爱的小朋友,一脸的投入!虽然他不一定很懂京剧唱词里的意义。但是他笔直地站在那里,脸上大滴的汗珠,脖子上流着汗,T恤衫后背也是湿透了。想必站了好久,唱了好久。边上的游客忍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……
四
在这个世界,很多人都在整日奔波(包括我自己),却不知道奔波是为什么。亲友问起来近况,回答总是那么忙,却也不知道在忙着什么?我们快乐么,我们幸福么?记得看过的一篇文章这么说,“要考量中国人的幸福指数,就调查一下有多少人在家里洗澡的时候放声五音不全地歌唱?”看似偏激,实则呢?我们还为何事感到惊喜,为何事感到伤感,为何事而放声歌唱?很久没有了。
评论